最新消息,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已加入美国籍的日本人,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的高级研究员真锅淑郎是获奖者之一。这样,包括加入外籍的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增加到20人。日本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早在2001年,日本就宣布要在50年内获得30个诺贝尔奖,现在才2021年,人家就实现了20个诺奖(包括介入外籍的),可以预见这个目标是很可能会实现的。很多人可能都有疑惑,为什么小小的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就这么多?
我们无论人口还是地域面积不知道是日本的多少倍?我们何时才会出现诺贝尔奖井喷的局面呢? 有人说,到2030年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复旦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曾经在一个栏目中专门讲过这个问题。 他说:到2016年,中国的研发费用是1.54万亿元,占世界的20%,仅次于美国了,超过欧洲28国的总和,也超过日本。目前日本的研发费用只有中国的一半左右。那为什么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比中国多很多呢?原因实际上很简单,因为诺贝尔奖的特点是奖励二三十年前的科技成就,它有一定的滞后性。日本在2008年到2016年是诺贝尔奖获奖人数最多的,实际上是证明在日本鼎盛的时候,它当时的研发投入在世界上是排名第二的,仅次于美国。 这些年,我国高度重视科研投入,研发经费已经占到GDP的2.4%,另外,我国科学家发表的论文数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一。所以到2030年至2040年中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很可能会出现井喷现象。 说白了,研发投入越多,获得诺奖的可能性就越大,中国这么多年重视科研投入,未来十几年绝对会出现诺奖的。
也有人说,中国本土科学家之所以难以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诺贝尔奖对中国人有偏见。 中国人对诺贝尔奖一直是有某种偏见的,认为它的评审并没有那么地公正公平。看看我国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和莫言就清楚了。这两位在国外都被捧到了天上,毕竟是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和作家,但在我国,却受到了很多网友的质疑。特别是对莫言,很多人认为他揭露了中国社会的黑暗才获得奖,外国人就喜欢看到中国黑暗的这一面,所以才把诺贝尔奖颁发给他。很多人还认为,中国比莫言优秀的作家多地是,莫言一点也不伟大。 但如果对中国人真的那么有偏见的话,为什么国际学术期刊还发表那么多中国学者的论文呢?我们要承认我们自己的差距,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赶上别人。 http://www.wnfcw.cn/1622184.html http://www.wnfcw.cn/1622189.html http://www.wnfcw.cn/1622200.html http://www.wnfcw.cn/1622205.html http://www.wnfcw.cn/1622209.html http://www.wnfcw.cn/1622217.html http://www.wnfcw.cn/1622222.html http://www.wnfcw.cn/1622234.html http://www.wnfcw.cn/1622239.html http://www.wnfcw.cn/1622250.html![]()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