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整形 作者:风清 兜里没点韭菜, 都不敢看珠宝直播 无数买家聚精会神地盯着这个直播间。 “在实体店或者朋友圈都要卖1万块以上,今天只需要200元!”美女主播展示着手上金光闪闪的吊坠,大声吆喝着。“闪不闪?亮不亮?”背景音效随即响起一阵又一阵“哇”的惊叹声。 之后,随着美女主播“3、2、1”的倒计时声音,这款吊坠在几秒之内就被一抢而空。 这是最近非常火爆的珠宝直播。 事实上,珠宝直播正在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暴富神话。 42岁的网红主播,每月平均可以卖出100万的珠宝,都能买三线城市的一套房; 去年11月,一场黄金专场直播,单场销售量突破1.46亿; 今年4月,某头部网红的珠宝直播专场实现了4.6亿的销售额; 今年5月,某珠宝主播一天就创造了近2亿的成交额,打破了珠宝直播的纪录…… 珠宝主播挣得盆满钵满,但焉知他们不是在疯狂收割消费者!尤其是那些爱珠宝如命的女人们,更是可能被坑惨了。 福利价200多元的钻戒,消费者收货时发现是成本十几块的廉价莫桑钻。 当她质问客服时,客服却理直气壮地答道:“我们直播只说是钻戒,没说是什么钻呀!” 原价1699元、福利价180元的足金吊坠,在直播间里看起来比葡萄还大。 消费者收货时却发现商品比葡萄籽还小,克重只有0.2克,算下来价格比市面上的金价贵了一倍多。 央视记者曾去珠宝直播间购买了十几款珠宝,经过检测,发现竟然没有买到一件真货。 最可笑的是,连主播信誓旦旦拍在桌上,保证商品货真价实的鉴定证书,也可能是假的。 有媒体报道过,一张可以以假乱真的鉴定证书只需要花5块钱就能买到,批量购买更便宜。 珠宝直播间,最真的恐怕还是主播想让你迫切下单的决心,其他可能都是假的。 你兜里没点韭菜,可还真别沾珠宝直播的边儿,因为里面水太深了。 标价2万售价200块, 我是不是赚到了? 珠宝直播是怎么让“韭菜”上当的? 首先,话术浑水摸鱼。 因为珠宝玉石都是非标品,所以里面有很大的注水空间。以次充好是主播惯用的套路。 明明品质很一般,但是他们却可以吹得天上有地下无,其实就是笃定消费者看不出里面的门道。 比如翡翠。天然的翡翠称为A货,经过注胶注色注酸的翡翠叫B货。 有些主播就会将一般的翡翠叫卖成“天然A货翡翠”,将它当作上等品来卖。很多不懂行的小白就中招了。 又比如钻石。现在的技术越来越发达,出现了很多人工合成钻石。有些主播就会将人工合成钻石吹嘘成“南非真钻”。 反正通过直播镜头来看,什么样的钻石都是闪闪发光的, 消费者很难分辨这是真钻还是假钻。 其次,营造“手快有手慢无”的疯狂氛围。 很多珠宝主播不去当气氛组都可惜了。他们最擅长的就是将直播间的氛围炒热,让消费者激动难耐,冲动下单。 介绍一款商品时,他们会先展示原价几千甚至几万的标签,证明这款商品价格不菲。 接着,他们再摆出鉴定证书,并信誓旦旦地承诺“假一赔三”。 然后再适时地砍价,表示这款商品被他们砍到了199或者299的价格,倒贴几十万给消费者送福利。 最后他们会表示,上架时间只有十几秒。与此同时,助播们在一旁大声吆喝倒数——十、九、八、七、六、五…… 就在这样紧张刺激的秒杀氛围里, 很多消费者忽然脑子一热,觉得自己不买将错过整个世界,于是冲动下单。 再者,主播还充分地利用了消费者都想“捡漏”的心理。 尽管我们都知道天上不可能掉馅饼,但懂得道理是一回事,实操是另一回事。 有些消费者眼睁睁看着原价2万的钻石现在只卖200块,难免都会蠢蠢欲动,有点想“捡漏”。 再看看眼前主播一副“亏大了”的丧气表情,听着“这价格我可能要亏死”的话语,就更加心动了,觉得自己捡到了大便宜。 有些主播甚至会现场上演一场骂架来证明自己“血亏”。 一名主播大声喊道:“超豪华DIY项链,电镀五层金,只卖199元!要的扣6!” 随即旁边的货主就会怒而夺过项链:“这件货标价是30万的,能卖就卖,不卖还我!” 接着两人就项链的价格展开激烈的争吵,让消费者更加笃信所谓血亏的“事实”。 有人就会被这种骗局蒙蔽,情不自禁就下了单,还觉得自己赚到了。 简而言之,珠宝直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演技”。到了珠宝直播间,人人都要贡献出堪比奥斯卡的巅峰演技。 这样疯狂的直播,什么时候凉? 珠宝直播这样疯狂割韭菜,怎么就没凉? 其一,珠宝玉石的真假本就具有可腾挪的空间。 如果你买到的饮料不合格,你一闻味道就可能发现。可是如果你要证明珠宝玉石的真伪,还要花钱找鉴定机构,费时费力。很多人到这一步就放弃维权了。 而且这个市场本就鱼龙混杂,在鉴定方面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就算你发现商品是假,主播也可以甩出证明是“真”的鉴定证书,让你吃个闷亏。 其二,犯错成本太低。 明明割韭菜盛行,但我们并没有看到哪个主播为此付出什么代价。 被发现商品以次充好之后,很多主播最多不过道道歉,或者鞠躬忏悔就完事了,第二天还是继续直播,一点不耽误他们捞金。 正是因为犯错成本太低,很多主播才起了贪念,踏上了疯狂收割的路程。 其三,很多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不足。 很多人也许一开始就知道售价一两百块的东西是假的,但却总是抱有“万一是真的”的捡漏心理将其买下。 当他们发现自己所买的珠宝可能有猫腻的时候,也不过抱怨两句,就将其抛之脑后了。毕竟就几件一两百块的玩意儿,又能有多真实呢? 但殊不知就是他们的纵容,使得割韭菜的现象愈演愈烈。 事实上,如果这样的珠宝直播再继续大行其道下去,整个直播电商行业只会越发乌烟瘴气。 当无数良心主播在兢兢业业工作的时候,这些割韭菜的直播只会败坏整个行业的风气,将所有人的苦心毁于一旦!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