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是中国20世纪最具传奇色彩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有很多身份:大家闺秀、北京中学生中有名的“数学三王”之一、中国第一个原子物理的女硕士毕业生、以及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王光美家中有720多张照片,这些照片绝大多数没有对外公布过。2008年,这些照片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首次向世人公布了她的私人相册里的珍藏照片(本篇选登部分)。王光美,祖籍天津,1921年9月26日生于北京。 1923年,两岁的王光美王光美的父亲王治昌(王槐青)在辛亥革命前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后在民国初年代理北洋政府农商部总长,参加过1919年的巴黎和会及1921年的华盛顿九国会议。光美,就是其父亲在华盛顿参加九国会议时得知喜得千金后所起的名字。母亲董洁如毕业于天津北洋女子师范学校。 王光美父母 1930年代,王光美(中间站立)全家福王光美,中小学读书时数理科特别强,为当时“数学三王”尖子之一。 少年时代的王光美物理界的人公认,王光美实际上是最应该从事物理研究的,如果王光美去读博士,她甚至有可能是杨振宁或李政道的学姐。当时在荷兰的图书馆里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学生时代的王光美1943年,王光美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物理系;1945年,辅仁大学理科研究所毕业,获科学硕士学位。 1945年,王光美获北平辅仁大学理学院硕士学位时的留影1946年春节期间,在辅仁大学已任助教的王光美正打算到美国留学读博士时,中共地下党组织的人交给她一个纸条。纸条上告诉她,国、共及美国三方为实施停战协定,调处国共两党军事冲突,将成立北平军调部,请她到那里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王光美经过慎重考虑,推辞了来自美国的录取通知,前去军调部报到,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英文翻译。 1946年,王光美在军调部担任中共方面的翻译时1946年10月,由于国共内战爆发,军调部内中共人士陆续离开北平。11月1日,王光美匆匆告别父母,到北平西苑机场登上了一架小型军用飞机去了延安,担任外事翻译并参加土改工作。 1947年,王光美在延安窑洞前和战友们合影1948年,王光美结了婚。时年王光美27岁,丈夫50岁。 1948年婚后不久在西柏坡,两人抱着涛涛、丁丁 1949年,在北平合影 1949年,北京香山驻地,王光美和丈夫前妻的两个孩子刘涛、刘丁 1949年,在北京香山 1956年,和女儿刘亭 1958年,在开封视察 1961年,在湖南同农民座谈 1961年,两人在前往东北林区考察的车上 1960年代初 1963年,两人抵达越南河内,受到越南人民的欢迎 1963年,两人出访印尼回国后,收到了苏加诺夫妇送来的两人合影照 1960年代,王光美带孩子在北戴河游泳 1963年,在蹲点的村里参加摇水车浇地 1964年,“四清”期间,王光美与农村妇女在一起 1960年代,两人和孩子们在北戴河度假 1960年代,两人和刘涛游览颐和园 1960年代,王光美和康克清会见印度客人 1965年11月,王光美陪同生了肺病的丈夫 1960年代,王光美和母亲董洁如 1960年代,王光美和丈夫、涛涛、平平在一起1967年1月6日,王光美接到一通电话,说她正在读中学的女儿刘平平在路上被汽车轧断了腿,要动手术,要她到医院来签字。她一到医院,便被清华大学造反派扣押,此即所谓“智擒王光美”事件。自1967年7月中旬起,王光美在秦城监狱达十二年之久。 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 1978年,在秦城监狱被单独关押了12年之久的王光美出狱后和子女们在一起 1980年,王光美坐在台下观看江青受审 1980年5月13日,王光美从郑州迎回丈夫的骨灰,在专机上,她神情哀伤 1990年代,王光美和六哥王光英晚年的王光美爱好依旧广泛,喜欢摄影,京剧和中外音乐,对芭蕾舞剧,尤其是《天鹅湖》更加偏爱。 1990年代,王光美在观看录像 王光美住所墙上挂着他们夫妻的湘绣图 1990年代,从容、淡定的王光美1995年,致力于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正式启动。王光美淡泊名利,作为这一大型扶贫计划的发起人多方奔走。11年来,在她的努力下,“幸福工程——救助贫困母亲行动”已在全国设立了389个项目点,累计投入资金3.1亿元,救助贫困母亲及家庭15.4万户,惠及人口69.5万。 晚年,担任公益机构“幸福工程”组委会主任 2002年9月,81岁高龄的王光美因腿伤在北京医院病房内疗养对于之前所遭受的痛苦与冤屈,王光美没有怨言,她选择了宽容。在她83岁高龄之际,还组织毛、刘两家后人的庞大聚会。这两个特殊的政治家庭劫后重逢,满头银发的王光美微笑着向毛家后人举杯:“你们多保重!2006年10月13日凌晨3时许,王光美在北京因肺部感染引起心脏衰竭病逝,享年85岁。 布谷医生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