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在职博士 今年以来A股市场结构化行情明显,重仓新能源板块的产品继续领跑主动权益类基金涨幅榜。 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在新能源以及TMT等科技相关板块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其投资也以上述相关标的为主。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22日,施成管理的三只产品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新能源、国投瑞银进宝年内收益均位于主动权益类产品前十,且在施成管理期间,产品业绩大幅超越业绩基准回报。 谈及投资心得,施成表示他组合构建思路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从前主要博预期差,龙头配置不多;现在更看重细分领域龙头的投资价值,对标的的要求更高,同时对估值的容忍度更高,中大市值配置占比也有所提升。” 较高持仓通过产业趋势和公司质地抵御风险 《中国经营报》:截至9月22日,国投瑞银新能源、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国投瑞银进宝今年以来收益为93.02%、90.30%、89.44%,均位于主动权益类产品收益排名前列。重仓股以什么为投资主线? 施成:投资风格方面,基金市值配置偏中大盘,风格偏好成长。且大市值占比逐渐提升,2020年末大市值占比超过50%;基金风格偏成长,尤其是中盘成长。沪深300成分股在基金全部持仓中的占比有所提升。 在精选标的长期持有的同时,灵活调仓把握投资机会。一方面,对于长期跟踪并看好的标的,长期重仓;持有期间重仓股涨幅也较大,贡献了较高的收益。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各行业的动态变化,及时把握新的投资机会,灵活调仓。同时,基金持股相对集中,前十大重仓股占股票投资比例最高达到80%。 《中国经营报》:你在新能源领域的选股标准是什么?投资股票的底层逻辑何在? 施成:在行业配置上,重点关注子行业,寻找每个发展阶段最受益的环节来获取投资收益。当前更看好上述板块上游的投资机会,包括资源和化工。 在个股选择上,注重行业空间和公司质地,筛选出具备核心竞争力,中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的企业,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选择最有成长空间或者增长爆发力的子行业,在其预期低点,或者开始进入上升期之时配置。 同时保持动态调整,大部分时间总体保持较高持仓,通过产业趋势和公司质地,来抵御市场风险;通过组合内公司所处的产业阶段和公司生命周期来分配持仓比例。 《中国经营报》:你更看好新能源板块下哪些细分子行业? 施成:新能源是个比较宽泛的赛道。从景气度和时间线来说,光伏、新能源、半导体这些行业增速超预期较多,因此很多环节出现了供需不平衡。从价格弹性和产能周期来说,上游的价格弹性和产能周期最长,接下来是化工类的,最后是制造类的相对较快。 我们判断随着行业需求的增长,新能源产业链利润分配会逐渐向上游转移。未来我们更看好上游的投资机会,包括资源和化工,受益制造业产能的扩张,其供需会迎来大的变化,可能会紧缺。另外从其他细分领域看,我们认为较好的领域包括电池、电控以及汽车视觉。 《中国经营报》:你看好新能源电池、电控的原因是什么? 施成:主要是看竞争格局。电池、电控都是国内龙头公司和海外公司竞争,由于国内的人力成本、制造成本领先,预计国内龙头公司会在竞争中胜出。而这些龙头公司和其他国内竞争对手的差距较大,不论从技术水平,还是规模效应上,都会产生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期来看,龙头公司可能会保持较好的盈利能力。 汽车的电子化、半导体化是非常显著的趋势,一方面下半年会有加速趋势,一方面部分环节会有涨价的趋势,另外因为芯片短缺的原因,核心部件是由芯片构成的零部件可能也会有盈利能力的传导和提升。 《中国经营报》: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涨幅较好。从中长期看,你如何预判新能源板块的走势? 施成: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新能源车渗透率持续提升和芯片持续紧缺,新能源和半导体板表现居前。 从短期看,前期板块涨幅大,投资者会有些担心。而我对下一个季度,包括一年的需求,都是相对比较乐观的。八月份新能源汽车在受到芯片缺乏影响的情况下,整体销量仍然不错,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第四季度的销量仍能继续超出市场预期。 我们觉得在供应限制解除后,新能源车的产销量会有一个非常好的表现。在这种表现之下,由于之前上游环节已经开始出现供需矛盾,新出现的这些瓶颈环节或许会让市场有更好的表现,因此我们对于四季度还是比较乐观的。 《中国经营报》:过去的1~2年时间里新能源板块涨幅较大,你认为新能源板块存在泡沫吗? 施成:前期板块涨幅大,投资者会有些担心。而整个新能源行业本身是一个增速很快、蓬勃向上的行业,它同时也包括像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甚至未来可能会有新能源衍生的新的投资机会,所以整个产业链的投资机会非常多。 从中长期视角来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整个泛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包括汽车电子等,整体的长期发展前景是很好的。这个行业的发展道路还很长,并且会有细分赛道的切换,我们会不断研究和跟踪行业变化,挖掘投资机会。对投资者来说,长期坚持定投是比较合适的方式。 新能源产业链利润分配会逐渐向上游转移 《中国经营报》:你一般都用哪些方式调研上市公司? 施成:主要是通过视频会议及线下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关注上市公司本身,标的的上下游企业、竞争对手等也是需要同步研究的公司。 新兴产业常常会面临大幅的变化,及时的调研是让我跟进公司变化不可或缺的方式。除了严密的调研以外,更重要的是前瞻判断。这需要缜密的推演,再对先前的结论作出确认或推翻,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做投资。 《中国经营报》:你曾在多家机构担任过研究员,你过往的研究方向是什么?过往的从业经验给现在的工作带来了哪些帮助? 施成:过往在新能源以及TMT等科技相关板块有较为丰富的研究经历。如今,投资中也以相关标的为主。其中新能源汽车投资方面主要涉及的行业有电气设备、化工、电子等,不同阶段看好的产业链环节有所不同。 研究员的工作经验,让我在对全产业链覆盖的基础上,对新能源行业的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会有一些与市场不一样的观察视角,或是更前瞻的判断。 例如在2019年对锂电池投资。有市场观点认为,动力电池龙头一家独大,排位稍后的企业的电池业务成为负资产。而我通过产业分析,发现了众多国内外车厂具有二供需求,筛选出最可能被车厂选为二供的企业。属于好主业+负资产的预期反转,引起的盈利估值双升。再例如2020年对零部件龙头公司发掘。某标的拥有很强的主业,其电动车业务进入减亏状态,属于强业务+弱业务,弱业务的反转贡献较大的涨幅。同时超配了新能源整个行业的权重,取得较好的收益。 《中国经营报》:近期影响A股走势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你对接下来市场行情的展望是怎样的? 施成:全球经济仍然处于复苏的过程中,并且从我们的视角来看,目前这轮复苏可能远远不止简单的周期起伏,而是众多新兴产业推动下的全球经济再增长。信息高速公路推动了美国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增长,而智能汽车、光伏、半导体、IOT(物联网)等行业,将带动中国经济新一轮高质量的增长。 站在目前时点,展望下半年,我们判断随着上述行业需求的增长,新能源产业链利润分配会逐渐向上游转移。未来我们更看好上述板块上游的投资机会,包括资源和化工。 外部环境上,疫情的应对一再证明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巨大体制优势,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国内公司的竞争力将越来越强,进口替代和出口正在继续加速。 新兴产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在继续提升,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公司业绩均出现了大幅增长,部分热门公司的估值水平已经得以恢复。因此,我们的视角更加聚焦于未来增速更快,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的行业。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文章来源:贝果财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