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国内渗透率逐渐飙升,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让中国汽车在芯片荒席卷全行业的情况下,还是决定逆势而上,推出“落子挪威,进攻欧洲”的战略布局。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为17.33万辆,同比增长达151%。这其中以国产特斯拉为主,比亚迪以及“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奋起直追。
比如小鹏汽车在2020年12月,在疫情的影响下仍然迎难而上抢占先机,带着100辆G3车型进攻挪威,并在挪威28城完成交付,成为首个和挪威用户直接完成交付的中国智能汽车品牌。初次尝试之后,小鹏加快了在挪威的运营网络体系的建设。在10月25日,小鹏P7正式在挪威上市销售,并推出了后驱版、四驱版、鹏翼版三款车型供消费者选择。进一步扩大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渗透率。
另外蔚来、比亚迪在今年年中也召开了发布会,将挪威定位海外市场第一站。另外,宝马i3、奥迪e-tron、特斯拉Model 3,再到大众ID.3等,无论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选择了挪威这块海外宝地。这个领土面积和云南省相当的国家为啥对新能源汽车如此推崇?国产品牌为啥会选择这个地方呢?
先从挪威的自然条件来看,因为洋流的影响国内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的气温减少了开空调等因素造成的续航保真低的情况。另外,挪威的城市大部分靠近海边,海岸线狭长方便海运进出口,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近,短续航纯电车也足够日常使用。
促进电动车入驻挪威的重要因素还是当地的政策扶持,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点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比如水电、风电,清洁能源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是世界上地电费最低的国家之一。电价低也就意味着纯电车的用车成本进一步降低,相比起燃油车大家更倾向于混动车型或者是纯电车。
第二点是挪威下达了“2024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政策,给予了纯电车巨大的推广便利。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挪窝加大了充电设施基础建设,截止2020年底挪威充电桩数量为1.85万根。什么概念呢?这个数量相当于每100位挪威居民就拥有35个充电桩,即使是人数稀罕的靠近北极圈城市也拥有充电站,充电设施的完善解决了当地的补能焦虑。 第三点在于挪威本地并不具备纯电车汽车品牌,也就没有本土企业保护政策,给予了进口新能源汽车品牌相对较为公平的竞争环境。而免购置税、免进口税、电动汽车路权优惠等政策扶持让纯电车的用车成本和有燃油车相比打出了价格优势。
但想要在一众进口品牌中彰显出自身品牌的特色还是需要下点功夫。比如小鹏在当地铺设了17个销售网点和21个服务网点,通过完善用户服务来迅速打开挪威市场,并通过服务以及数字化的形式扩大品牌在当地的影响力。而蔚来则选择了将国内运营体系际及补能网络体系搬到挪威,这个过程中面临着众多“水土不服”以及烧钱的问题。从去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到海外市场的争夺中,不知道谁更胜一筹呢。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