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3 https://www.aoe520.com/ 很长一段时间,陈欧在父亲那里,就是一个找不到工作的个体户。 这个从小出生在四川德阳的80后, 从小和大部分男孩子一样,非常容易和父亲“杠”上。 尤其是他的父亲在家乡还小有成就,是一名公务员, 因此对待孩子的成长和学业,都是一板一眼的老传统。 上了中学之后,家里有了电脑。 陈欧只要有时间,就想玩会儿游戏。 父亲自然不同意。 于是父子俩围绕电脑,经常爆发各种各样的战争。 父亲每天要上班,不可能时时刻刻看住他。 于是就把电脑放在陈欧爷爷奶奶的房间里。 儿子打游戏,老子就打儿子,父子俩倒是正好能形成一个闭环。 打来打去,街上的网吧越来越多。 陈欧觉得在家里玩没意思,就学会了在外面泡吧。 这里既不用担心被父亲看到,还能有一帮小伙伴,玩起来爽多了。 父亲某一天一下子感到,儿子居然不跟他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了,心里就产生了疑问。 很快他就明白,这小子跑出去外面上网了。 有时候陈欧回家晚了,父亲会一把扯住他,而后摸着他的脉搏询问。 还有的时候,父亲疑神疑鬼,会摸摸儿子的被窝是冷还是热。 所以从小学到初中,陈欧就是在这样严苛的管教下成长起来的。 或许是父亲的管教有效果,抑或是陈欧自己有天分,陈欧的成绩倒是一直没有落下。 不要说每次考试都能拿个前几名,他还能把全国奥数第一的成绩拿回家里。 也只有这种时候,父亲才会正眼看他两眼。 毕竟,儿子学习有出息,当爹的脸上也有光。 小学升初中,陈欧考了个第一名,而后直接跳级读了二年级。 有这样的好成绩,父亲表面对儿子严苛,但内心也明白不用太过于担心他的学业。 只不过年轻人的很多想法,有时候会和父母上一辈的观念产生冲突。 大学陈欧是在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读的,还是全额的奖学金。 这意味着,他终于可以逃脱父亲的“魔爪”,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来学习和生活了。 大学四年,他美美地玩起了游戏,最终还把游戏做成了生意。 那时候,陈欧在学校创办了一个在线游戏对战平台。 这事又让家里的父亲知道了,直接火冒三丈,要求他赶紧迷途知返。 父亲认为儿子不务正业,他要求儿子必须再去读博士。 因为他这张老脸觉得没光。 尤其是在家里的时候,左邻右舍以及街上的一些熟人见到他就问, 你儿子的事情,弄得怎么样了? 每次听到外界略带嘲笑的提问,他都觉得是儿子造成了这种局面。 毕竟在德阳这种小城市,创业就意味着没有正式的工作,是个体户。 陈欧的父亲一辈子在体制内工作,好歹是端着公家饭碗一路走来的。 大学毕业后,在父亲的“威逼”之下,陈欧又去斯坦福读博士。 但是创业的想法和操作,他并没有听父亲的。 在斯坦福大学读书的时候,陈欧完成了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第一件事是结识了天使投资人徐小平。 那是在2007年左右,当时他还在经营着自己的游戏对战平台。 他在朋友的介绍下,结识了徐小平。 后者当时看好他的平台,打算投资。 不过陈欧那一次并没有拿徐小平的钱。 他发现自己最初的理念,和已经壮大的公司渐渐不合拍了。 为此,陈欧准备把公司打包卖掉了。 这一举动给父亲造成了某种错觉,他认为儿子终于迷途知返了。 可父亲并不知道,儿子在斯坦福又结识了另一个人戴雨森。 这位正是陈欧第二次创业的合伙人。 从斯坦福毕业后,陈欧杀回国内,决定重振旗鼓。 之前就认识了徐小平,而创业前的融资,自然还得有求于他。 在北京的中国大饭店,陈欧向徐小平介绍了自己的游戏植入创业计划。 那时候陈欧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在新加坡的那套游戏创业模式带回国内。 可惜徐小平并没有听懂陈欧在说什么。 他直接问这个年轻人,你需要多少钱? 陈欧也很干脆:20万,还是美元。 徐小平面有难色,只答应给他15万美元。 陈欧于是就继续跟他讨价还价,最终徐小平妥协,陈欧拿到了20万。 他答应给徐小平10%的公司股份,那时候的陈欧可谓信心满满。 两个人谈妥之后,发现时间才刚刚过了15分钟。 陈欧刚刚离开,徐小平又立刻给他打了一个电话。 他答应把位于海淀黄庄地铁口的一套房子借给陈欧使用。 陈欧美滋滋地带着自己的团队就住了进去。 听闻师哥在北京要大干一场,戴雨森离开了斯坦福,回国加入了陈欧的团队。 可惜这次陈欧折戟沉沙,他当初在新加坡的那套理念和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 他的游戏创业项目启动之后,并没有达到好的效果。 此后半年多的时间,徐小平都是在冷眼旁观。 他本想去找陈欧的,不过又担心给他带来巨大的压力。 之后还是陈欧主动找到了徐小平,他坦言第一个项目没见起色算是失败了。 不过,陈欧并不是空手而去的,他拿着一个“团美”的网站,说是要卖化妆品。 当时制作这个网站的网页,仅仅用了两天的时间。 彼时陈欧的想法是,多少也要给徐小平一个交代。 谁知徐小平得知陈欧要做电商,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 陈欧还有些奇怪,徐小平当真不是在讽刺他们这帮年轻人? 徐小平再次给陈欧投了钱,那是2010年的春天。 要不说老的投资人眼光独到呢,他看到的确实是商机。 陈欧和戴雨森捣鼓出来的新电商品牌,初创时候的月利润是10万。 仅仅过去五个月,月利润就攀升到了300万。 2010年底,月利润就超过了600万。 这意味着,陈欧的第二次创业终于站稳了脚跟。 远在四川的父亲,眼看着儿子折腾出来的动静越来越大,也渐渐转变了态度。 仅仅两年时间,聚美优品的月销就过亿了。 陈欧也一跃成为当时80后中最成功的创业者。 在外面光鲜,不过在公司内部,陈欧却时刻充满焦虑。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办公地点也从原来借来的房子, 搬到了北京东二环的中汇广场。 陈欧在办公室里,饲养了两条小鲨鱼。 身边的人都知道,那是陈欧借此在提醒自己创业的江湖非常险恶。 相比于员工以及公司的其他高管,陈欧几乎全天24小时都是连轴转。 陈欧身边的副总裁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聚美要死了,再不干就要完了。 老板这种草木皆兵的状态,有时候会让手下的人感到有些不知所措。 由于时刻焦虑,陈欧的脾气也是最差的。 他曾经当着一些员工的面,摔坏过欧米茄手表和苹果手机。 于是有一天,副总裁刘惠璞就问他,你每天把自己搞到疑神疑鬼这么忙碌, 究竟是为了名还是为了利啊? 陈欧一听这话也有些愣住了。 确实,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已经顺风顺水, 如果不求做大保住眼下的基本盘,那也是利润生活美滋滋。 但转念一想,陈欧就不是这种态度。 他还是那么拼命。 有一个周五,他又是最后那个离开公司的人。 等他坐在车上,却想不到自己该去干些什么。 那一刻陈欧或许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工作再好的东西了。 于是作为公司的老总,他亲自出来代言自家的品牌。 一时间,聚美优品获得了更多年轻女性群体的青睐。 陈欧刻意提高自我的曝光度,也带动了公司整体的曝光度。 从2013年开始,他就开始着手为接下来的上市谋划。 野心勃勃的陈欧,终于在2014年的5月16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纽交所的敲钟上市,让陈欧自己的身价达到了16亿美元。 与此同时,徐小平当年的投资,也获得了高达1000倍的回报。 彼时的陈欧,正处于人生最高光的时刻。 年纪轻轻的80后创业者,坐拥几百亿的财富。 彼时的陈欧,基本是万千少女最心仪的男人。 然而,风光的背后,一场风波也在悄然降临。 事实上还在筹备上市的2013年,聚美优品就因为售卖假货而遭遇一场危机了。 也因此,有冷静的分析者认为, 陈欧急急火火地上市,不过是趁着公司的品牌效应还在,收割一波韭菜罢了。 聚美优品创立之初,一直宣称和国际很多知名的化妆品有直接合作, 也宣称自己销售的产品绝对是正品。 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就有消费者不断投诉和反馈,自己买的产品是西贝货。 有的消费者甚至直接在网上向兰蔻、娇兰等品牌的官微质问,你们为啥卖假货? 这些知名的化妆品公司也是一脸懵圈,赶忙表示我们自己怎么会售假呢。 事后,这些化妆品品牌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表示,他们从来没有跟聚美优品合作过。 没有合作过?那陈老板的货又是从哪里弄来的?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2014年夏天,聚美优品的一家名为祎鹏恒业的供应商被曝光。 外界发现,这个供应商通过多个电商平台,销售假冒的服装和手表。 曝光的信息显示,这家供应商的品牌授权书是伪造的。 至于这家供应商宣称的正品究竟出自哪里? 随后查到,所有的货源,都来自京郊三河市的普通作坊。 这直接让消费者炸了锅。 你陈老板亲自为自家的平台站台做广告,怎么敢明目张胆售假呢? 假货风波整整延续了多半年还没有停息的迹象。 陈欧和他的公司陷入了巨大的信任危机。 股价暴跌,公司市值蒸发,在美国同时遭到了八家律所的起诉。 陈欧事后试图通过假一赔一百万的口号,来平息这场巨大的信任危机, 但还是抵挡不住公司在半年多时间里的市值蒸发了60%。 转过年来,一个聚美优品的前员工又站出来爆料, 表示平台销售的所谓大品牌化妆品,都是高仿山寨货。 出厂地在广东的一个山寨品牌专业地,平台上假货的比例高达90%。 这话一出,等于是把陈欧和公司继续摁在地上摩擦。 危机之下,陈欧砍掉了平台的奢侈品销售部门。 除此之外,50%的第三方合作业务也被砍掉。 大部分都变成了自家的经营模式。 但这种试图重新挽回信誉的做法,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平台的用户数量在持续下降,月利润到2015年下降了70%。 仅仅一年之前,陈欧还是那个人人仰慕的最年轻的创业者。 信任危机的爆发,让他也彻底跌下神坛。 原本,聚美优品的发展,对标的是某宝和某东。 然而假货风波让平台的用户彻底流失。 随后,它就淡出了国内主流的电商市场。 眼看着这个品牌的风光已经不再,陈欧也开始萌生出了退市。 从2016年开始,陈欧便开始着手进行公司的退市进程。 但是当年的中小股东觉得,私有化价格太低,不及发行价的三分之一。 因此陈欧的私有化计划随后流产。 不过,陈欧还是没有打算放弃私有化。 随后他又把私有化的价格从每股的7美元,提升到了20美元。 这一次,中小股东同意了。 2020年4月15日,上市未满6年的聚美优品正式宣布完成了私有化。 此后,聚美优品从美股退市。 彼时,聚美优品的市值为2.28亿美元, 相比于6年前的34.33亿美元,市值蒸发了93.36%。 该品牌完成了私有化,成为了陈欧创立的另一家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据说,有一次公司高管聚餐。 大家一致表示,谁聊工作吃完饭就得买单,饭后是陈欧买的单。 2016年,陈欧经过一番考察认为共享充电值得投资。 第二年,他以3亿元收购街电,地推人数增加到了500人。 当时,很多业内人士都不看好这个项目。 万达公子王思聪甚至公开嘲讽,这个项目要是能成,我吃X。 2019年,短短3年的时间,陈欧旗下的街电已经覆盖95%的城市,日均订单高达200万。 而陈欧,再一次为梦想奋斗,活出了自己的色彩。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