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平安银行推出了自主研发、成本在千元内的卫星通信终端,大幅降低了卫星地面终端的价格。距离由平安银行与合作伙伴共同发射的 “平安1号”卫星搭载我国新型中型火箭长征八号顺利升空入轨,正好一年时间。 从小小的终端设备到火箭卫星,这两次位于天地两端的尝试,正是平安银行“天地一体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关键环节。近日,平安集团总经理、联席首席执行官、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向外界展示了平安银行通过物联网“连接天地”的成果: “近年来,我们跟合作伙伴一起发射卫星和火箭,这些与星云物联网平台一起构筑天地一体的数据网络,突破通信和地域的限制,不管是在偏远山区还是在广阔的远洋,我们都可以做到客户在哪,数据在哪,服务就能跟到哪儿。” 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李跃则向钛媒体APP透露了一些更细维度的数据,“星云物联网平台运行两年以来,终端设备数量突破1100万台,已落地20多个新型业务场景,覆盖10个行业,每天接入的数据量超过五亿条,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发生额3000亿元。” 李跃介绍,平安银行将构建“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设备、中有数字口袋和数字财资的开放银行数字经济服务生态”,载体是数据,“将这些数据通过区块链技术合理地使用起来,让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的数据合理变现、产生价值,真正把数据当成有价值的生产资料。” 这也就意味着,由卫星通信、物联网等技术构成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其目标并不仅限于突破传统供应链金融的风控难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也为实体企业的数字化提供服务。“连接天地”,是帮助企业与其资产连接,为企业提供有效和可视化的资产监控与控制服务,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物联网金融领域,平安银行的重点在于卫星通讯和数据的传输处理——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实现的无线通信,可以将通信服务范围拓展至深山、海洋、沙漠等偏远地区。同时通过卫星与物联网结合,平安银行能够把客户在任意地点的经营数据及时传送至银行的数据处理中心。 这正是平安银行着力研发低成本卫星通信终端的原因所在,只有终端实现低成本、高覆盖,小微企业的大批量使用才能成为可能。 “平安1号”成功发射一年以来,李跃的直观感受是,“原先与卫星企业、物联网企业谈合作的时候,他们还会觉得困惑。现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了银行参与卫星物联网建设的商业化可行性。” 以下是钛媒体专访平安银行公司业务总监、交易银行事业部总裁、创新委员会秘书长李跃的采访速记,经钛媒体编辑:
李跃:“平安1号”是构建星云物联网的一环,而星云物联网是我行供应链金融的一环。卫星入轨运行后,平安银行供应链业务取得了很大的增幅,从数据来看,近一年我行供应链业务的发生额接近一万亿。
李跃:比如在内蒙的牧场,平安银行会给养殖的牛、挤奶采集设备安装物联网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数据采用双备份通讯的模式,既可以通过基站传输,也可以通过卫星传输。基于这些数据,银行给牧场提供了上千万的信贷支持。 在一些海外国家,比如南非、土耳其有一些国内企业布局的制造型企业,负责生产工程设备。我行也在探索在这些设备上安装“设备手环”,相当于是一个物联网传感器。装上之后,设备运营情况数据就能直接通过物联网传感器传到统一的终端,直接与平安银行的卫星通信。 由于现在布局的数量较少,卫星目前还做不到24小时实时在线。但是卫星在过境的时候,即可收到上传的数据,等再回到国内有基站的地方时,终端会把这个数据再打包传到卫星天线接收,平台和企业就能接收到整个设备在当地运行的情况。 未来这种跨国的尝试,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应用会比较多。
李跃:在平安银行原本的业务里,更多的是通过核心企业的信用或者其他抵、质押物进行授信。现在纯信用授信规模在整个普惠贷款业务中占比约在20%,还有一部分业务在结合物联网之后,可能会降低一些担保比例。 目前物联网支持的授信规模累计发生额3000亿。整个交易银行表内外资产加起来现在是近万亿,不良率也较低。
李跃:首先是基于供应链金融的特点,自偿性较高、业务期限较短、风险程度也会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通过技术的运用,我行可以更为高效和有效地实现“四流合一”,进一步提升风控能力。
李跃:第一是便宜,市面上卫星终端产品的价格中位数是6000元,我们这款可以降到1000元以内,如果进一步量产,还可以降到800元。 第二,待机时间长。因为平安银行的很多用户生产场景相对偏僻,工厂主或者养殖户自己一年都不会去维护那个设备,因此我们优化了算法、耗电,实现用一个不大的电池就能至少运行一年的时间。 支付宝充值服务 海外代充平台 海外充值![]()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