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檀扒爷 12月,中韩两国再次把人口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财联社消息,韩国统计厅在12月9日发布数据,今年韩国总人口5175万人(含在韩居住外国人),同比减少了9万人。 虽然因为疫情出现了很多意外的情况,但这样的数据意味着,韩国人口正式出现了负增长。 报道中提到,按以前的预测,韩国应该是在2028年人口时达到“上限”,然后就开始减少,结果实际情况是去年时韩国人口就遭遇了“死亡交叉”——死亡人口大于出生人口。 触顶时间大大提前的同时,韩国还成了198个国家和地区排名中,连续两年总和生育率“冠军”: 倒数的。 本来因为韩国平时太嘚瑟,想要借此嘲笑一番,但是想想另一个新闻,又笑不出来了。 每日经济新闻12月8日消息,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的数据,去年全国“一代户”的比重,已经达到了全国家庭总户数的49.5%! 这几乎就是一半了,完完全全代替了曾经的三口之家,成了目前国内绝对的主流...... 再加上出生率跌破1%,这个情况,可不妙啊。 一代户当下家庭结构的主流 什么叫一代户? 看解释,大概就是只有一个人,或者家里成员都是一代人的那种。 那实际上的表现形式就很多了,单身男女,丁克家庭,留守老人,甚至是孤寡老人等等,有的听起来很潇洒自在,有的则充满无奈。 具体范围有多广不好说,比如养老院的老人们是否算在其中,我就不太清楚。 我查看了中国统计年鉴2021,找到了报道中的一代户具体数据,同时去找了统计年鉴2011,不过没看到2010年的相关数据,于是用2009年的代替,做了一个表格,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1&2010 2010年的数据中,还没有一代户的说法,只有几人户这种,根据一代户的解释,我选择把一人户和二人户相加,大概得出了一个数字,偏差肯定存在的,仅供参考。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10年下来,各地的一代户占比,已经没有低于40%的了,即便是当年仅有12.71%的西藏,也一下子暴涨至超过48%,令人咋舌。 全国平均水平是49.5%,比这高的,都是50%以上。 可以看出,高于50%的地区,不是经济发展受阻,人员流失严重的省份,比如黑吉辽,急需振兴,要么就是在吸收新鲜血液上不太愁,经济实力强劲的省市,比如两个一线,比如广东江苏浙江。 为啥会这样咧? 曾经乐道的单身经济现在听着很不妙啊 总体上说,是个体意识的越发强烈,这方面可能女性的会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比如结婚需要搬出去住之类的情况,导致了一代户的增加,原本多口家庭,则因为年轻人就业等等问题,开始分离,也产生了更多的一代户,比如老两口自己过,甚至可能是孤寡老人。 接着,也是目前国家最在意的点,年轻人折腾不动,尤其是大城市的,躺平了。 《创世纪》里,霍景良的话就特别经典: “每天九点钟(想多了)坐车上班,每个月也就挣那一万几千(想得太多了),省吃俭用玩股票,妄想一朝发财!” 这个话那会儿是讲香港当时年轻人的,现在这话说内地大城市的没啥问题,大多数人就是这个心态。 但结果也很明显,也像他说的,他们根本不是赢家,最后的情况就是发现钱没多少,房子车子啥都买不起,自己都过不爽,还怎么考虑下一代? 什么叫躺平?就是自己对自己妥协,把原本的梦想,给“消费降级”了。 这听起来很不妙,看了韩国的数据后,明显更不妙了。 讲到这里,就会觉得很有意思,还记得前两年开始,各种给“单身经济”打广告,如今,这种东西倒成了让人头疼的点。 深圳晚报4月15日就有报道,18年我国单身成年人口就超过了2.4亿,现在更多了。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今年中国有32.9%的消费者处于长期独自就餐的状态。 不仅于此,看看携程的暑期报告,旅游也是这样,一人锅,一人游,甚至是一个人看电影(我个人觉得一个人看电影是最孤独的事情),妈呀...... 倒不是说单身经济有什么不好,单身的人多嘛,刺激消费嘛,赚钱嘛,不磕碜。 但是整这么个概念只是一时的事,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对社会发展却有实实在在的影响,而且特别尴尬的是,一时半会儿还解决不了。 一代户只是人口上诸多问题之一,比起出生率跌破1%来说,这一点明显不够刺激眼球,但是这样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体现的问题也很明显: 1、人口朝大城市集中,被虹吸的城市就容易出现留守老人等情况,而被“吸”去的人呢,自身收入到不了一个标准时,也很难逃离一代户的境地,比如四川比例那么高,大概就是这么个问题。2、和单身经济营造的精致气质不同,现实中很多人的收入也只能支撑自己一个人,不啃老就不错了,这是强行单身,为了面子或生计非要留在大城市,折腾半天只能是个一代户,还能怎么样?3、人口老龄化不可否认。 韩国这个教材已经摆在面前了,不得不防。 当然了,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对应的政策,比如三孩的,比如楼市的,也有一些同样具有针对性的。 11月14日,国家就发布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就提到了,“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阶梯电价、水价、气价政策,鼓励成年子女与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赡养义务、承担照料责任”。 虽然只是鼓励,不过还是希望能有效果,让更多老年人口老有所依。 当然,个人觉得将来把这条放到房地产税里一起当做“免税条款”之一的话,估计效果会更加明显。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END-- 作者:檀扒爷编辑:灰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叶檀财经作品|尽情分享朋友圈 全文周刊 http://www.yidiqing.com/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