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盛信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机构:12月美加快收水机会大 港股价值投资进场时

2022-01-13/ 网盛信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新变异病毒Omicron引发市场不确定性,恐慌反成短线买入点首先,目前需要2-3周才有相关数据证明疫苗对Omicron成效
特思尔股票网

  新变异病毒 Omicron 引发市场不确定性,恐慌反成短线买入点

  首先,目前需要 2-3 周才有相关数据证明疫苗对 Omicron 成效。第二,已有疫苗制造商(辉瑞)表示能够在 100 天内制造应对 Omicron 的疫苗。由于有了去年新冠疫情的经验,我们相信各国严谨收紧出入境旅游限制只属短暂性,当 2-3周后更多数据公布,对于 Omicron 的不确定性消除,股市能显著地反弹。因此,我们认为作为短线部署目前是一段很好时机,尤其是受旅游限制或封城措施拖累的行业和股份,例如:旅游、酒店等。

  内地科技监管进一步推进,预计科技股进一步分化

  自从内地反垄断局成立后,我们相信对于内地科网巨头监管将持续;一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科技龙头的过往垄断行为作出纠正及处罚。今后我们预计执法的领域扩至数据及个人信息使用,以及开放竞争壁垒,而这个过程将经历一段时间。微信在 11 月 29 日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说明。进一步落实互联互通方案,互联网巨头“拆墙”终于起动。我们认为即管开放竞争壁垒行动持续,对科企业务收入的打击其实并不大,原因是多年来各科企已储量不少忠实客户,消费者已习惯了固有消费模式,除非有创新的商业模式诞生,否则对既有市场持分者影响不大。开放只是给消费者更多使用上的便利和个人选择。经过三季度业绩公布,我们看到整体科企纯利倒退,但收入维持增长,倒退原因主要是增加新业务所致。我们预计例如:数据税、提升科企税率、增加数据使用限制等是内地对科企大潮流中大机率发生的事项。但当相关政策措施出台难免对股票市场带来震荡,特别是恒指公司仍然将成分股依重几家科技企业。由于政策监管消息预计频繁,科技股的投资策略是当消息公布市场震荡为买入点,当消息消化市场回暧为卖出点,以短周期策略为主。

  预计12月港股维持脆弱反弹无力格局,却造就精选板块部署时机

  如我们之前预测,认为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高通胀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 12 月 1 日出席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会议,表明放弃通胀「暂时」论,表示 2022 年有可能提前几个月就能完成收水流程。美股当日立即下跌。我们认为 Omicron 的来袭将持续影响国际航运力,因此供应端运输问题持续将支持环球高通胀。因此,美联储是有必要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我们预期美联储将在 12 月会议宣布进一步收紧 QE。将对美股造成压力。但由于港股已下跌至价值投资进场水平,再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我们认为以年度表现计,明年港股跑赢国际其他市场机会很大,因此建议 12 月港股低位(恒指24000点以下)水平部署。港股弱势是结构性问题,成分股中,科技、地产、本地股和博彩均受到各自行业上负面因素影响,而这些行业的总权重较高,因此出现跌得凶弹无力的情况。港股下跌至目前价格水平历史上只出现数次,是长线投资者或价值投资者进场水平。我们认为旧互联网时代已进入衰落期,未来的投资主题将落在零炭生活、元宇宙主题。新能源汽车目前像2009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时代,未来 5-10 年的增长具爆发性,因此,目前无论是国内国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均具投资价值。

  新变异病毒 Omicron 引发市场不确定性,恐慌反成短线买入点

  新变异病毒 Omicron 十一月下旬最初在南非开始大流行,在最后一周迅速扩散至其他地区,香港录得亚洲首宗输入个案。 Omicron 与其他流行变异病毒,例如 Alpha、Beta 与 Delta,不同之处是它的棘蛋白上拥有 32 个突变,这比任何变种病毒都还要多,更是 Delta 的 2 倍。越多突变,将对疫苗有效性减低,加上疫苗制造商莫德纳行政总裁表示疫苗对于 Omicron 的有效性可能会明显下降,所以全球担忧 Omicron 会做成新一波致命大流行。世界各地已迅速修改入境限制,尝试阻止 Omicron 蔓延,但这令投资者担忧影响经济活动的封城措施来临。各地股市、原油价格均显著下跌。

  首先,目前需要 2-3 周才有相关数据证明疫苗对 Omicron 成效。第二,已有疫苗制造商(辉瑞)表示能够在 100 天内制造应对 Omicron 的疫苗。由于有了去年新冠疫情的经验,我们相信各国严谨收紧出入境旅游限制只属短暂性,当 2-3 周后更多数据公布,对于 Omicron 的不确定性消除,股市能显著地反弹。因此,我们认为作为短线部署目前是一段很好时机,尤其是受旅游限制或封城措施拖累的行业和股份,例如:旅游、酒店等。

  内地科技监管进一步推进,预计科技股进一步分化

  上月 26 日市场传出多个科技监管消息,令市场风险胃纳进一步下降。当中包括

  1。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收单机构和清算结构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同时,条码支付也被纳入监管,对个人收款条码的使用规范作出具体规定。通知指,「2022 年 3 月 1 日起个人收款码禁用于经营性服务」及「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被用于远程非面对面收款」。

  2。 最少 9 间中国国有企业以安全问题为由,限制员工使用腾讯旗下的即时通讯软件微信,涉及中移动、建设银行和中石油等国企,管理人员通知员工,指任何因为工作目的而设立的微信聊天群组,可能包含敏感信息,应该关闭和删除,并要求员工使用微信作工作交流时要谨慎。

  3。 据彭博新闻报导,中国监管机构已要求叫车巨头滴滴出行的高管制定一个从美国证交所退市的计划,因为担心数据安全问题。正在考虑的提议包括直接私有化或在香港上市,之后再从美国退市。

  自从内地反垄断局成立后,我们相信对于内地科网巨头监管将持续;一直以来监管部门针对科技龙头的过往垄断行为作出纠正及处罚。今后我们预计执法的领域扩至数据及个人信息使用,以及开放竞争壁垒,而这个过程将经历一段时间。微信在 11 月 29 日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的更新说明。进一步落实互联互通方案,互联网巨头“拆墙”终于起动。我们认为即管开放竞争壁垒行动持续,对科企业务收入的打击其实并不大,原因是多年来各科企已储量不少忠实客户,消费者已习惯了固有消费模式,除非有创新的商业模式诞生,否则对既有市场持分者影响不大。开放只是给消费者更多使用上的便利和个人选择。经过三季度业绩公布,我们看到整体科企纯利倒退,但收入维持增长,倒退原因主要是增加新业务所致。我们预计例如:数据税、提升科企税率、增加数据使用限制等是内地对科企大潮流中大机率发生的事项。但当相关政策措施出台难免对股票市场带来震荡,特别是恒指公司仍然将成分股依重几家科技企业。由于政策监管消息预计频繁,科技股的投资策略是当消息公布市场震荡为买入点,当消息消化市场回暧为卖出点,以短周期策略为主。

  美联储终需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步伐,明年美股回调压力大,有利港股

  如我们之前预测,认为美联储将加快收紧货币政策以应对高通胀问题。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2 月 1 日出席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会议,表明放弃通胀「暂时」论,表示 2022 年有可能提前几个月就能完成收水流程。美股当日立即下跌。我们认为 Omicron 的来袭将持续影响国际航运力,因此供应端运输问题持续将支持环球高通胀。因此,美联储是有必要加快收紧货币政策。我们预期美联储将在 12 月会议宣布进一步收紧 QE。将对美股造成压力。但由于港股已下跌至价值投资进场水平,再进一步大幅下跌的空间有限,我们认为以年度表现计,明年港股跑赢国际其他市场机会很大,因此建议 12 月港股低位(恒指 24000 点以下)水平部署。

  预计12月港股维持脆弱反弹无力格局,却造就精选板块部署时机

  按月计,恒指累计下跌 7.49%,收报 23,475 点,国指累计下跌 6.62%,收报 8,368 点。经我们整理的港股行业分类上周录得涨幅,包括 K12 课外培训(22.0%)、家电消费(20.4%)和内地食品制造(9.6%)。跌幅板块包括香港食品制造(-16.9%)、内地餐饮(-16.5%)和乳制品(-13.6%)。上证综合指数上周收市 3,564 点,累计上升 0.47%。深证成份指数收市报 14,796 点,创业板指数收市报 3,496 点,累计上升 2.38%和上升 4.33%。港股弱势是结构性问题,成分股中,科技、地产、本地股和博彩均受到各自行业上负面因素影响,而这些行业的总权重较高,因此出现跌得凶弹无力的情况。港股下跌至目前价格水平历史上只出现数次,是长线投资者或价值投资者进场水平。我们认为旧互联网时代已进入衰落期,未来的投资主题将落在零炭生活、元宇宙主题。新能源汽车目前像 2009 智能手机刚开始普及时代,未来 5-10 年的增长具爆发性,因此,目前无论是国内国外新能源汽车行业均具投资价值。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香港))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香港)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