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选机 1985年,陈赓兵团麾下3个军,非但没有被裁撤,还都成了王牌主力 1985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京召开。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伸出了一根手指头,拉开了百万大裁军的序幕。百万大裁军工作千头万绪,主要是两条主线,即裁撤大军区、精简缩编陆军军为集团军。 在此背景之下,拥有光辉战绩的老部队,番号也被撤销了。比如,对越反击战中歼敌数量最多的广州军区原55军、抗美援朝中歼敌总量位居第二沈阳军区原68军、四野主力部队43军(原武汉军区第43军)等都被列入裁军名单。 但有3个军很是例外,他们都脱胎于陈赓兵团,这是我军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兵团,前身是大名鼎鼎的八路军129师386旅。1947年7月,适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央军委以第4、9纵队,西北民主联军第38军、太岳第22旅为基础,成立了陈赓兵团,总兵力8万余人。 1949年2月,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番号及部队序列的规定,陈赓兵团明确为第四兵团,隶属于二野,下辖第13、14、15三个军,战斗序列如下: 兵团司令部 陈赓任兵团司令员兼政委; 郭天民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刘志坚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赵炳润、杨世荣分任后勤部部长、政委; 第13军 以原第四纵队的第十、第十三旅为基础,与豫西军区部队合编而成,下辖第37、38、39师; 周希汉任军长; 刘有光任政委; 陈康副军长; 廖冠贤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任学恭任后勤部部长; 第14军 以原第四纵队的第11旅、第八纵队的第22旅为基础,与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廖运周部合编而成,下辖第40、41、42师; 李成芳任军长; 雷荣天任政委; 王启明任副军长兼参谋长; 第15军 由原第九纵队改称,下辖第43、44、45师; 秦基伟任军长; 谷景生任政委; 刘昌毅任副军长; 1950年5月,中央军委取消野战军、兵团两级番号,第四兵团也随之取消。尽管陈赓兵团作为一级番号代称不再存在,可下辖第13、14、15军,在历次裁军中都得到了保留,成为了王牌主力。特别是第15军,自抗美援朝上甘岭一战成名后,“千岁军”威名扬名全军,整建制转隶空军,改称空15军,成了我军唯一一支空降兵作战部队。 1985年6月,陈赓兵团麾下3个军,非但没有被裁撤,还都成了王牌主力,具体整编情况如下: 第13军、50军合编为第13集团军。第13集团军成军之后,多次参加实战,是我军自1995年以后唯一一个有多次参与实际作战任务的军级作战单位,也是闻名全军的“山中猛虎”。第13集团军名将辈出,西部战区第一任司令员赵宗岐上将(原济南军区最后一任司令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第14军改编为第14集团军,长期镇守祖国的大西南,号称“丛林猛虎”。第14集团军在南疆轮战中表现不俗,涌现出了者阴山英雄连、老山防御英雄连、老山穿插英雄连、老山神炮连、老山英雄连、老山英雄团等荣誉单位。 空15军所辖3个空降师,缩编为3个空降旅,由师团体制改为实行旅营体制。在此背景下,空15军实力进一步增强,技术伞兵由原额的17%升至43%。不仅如此,空15军还衍生出了引导、侦察、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防化兵、汽车兵等8个兵种,组建了由36个专业组成的特种兵部队。 进入战区时代后,陈赓兵团麾下3个军,除了第14集团军番号撤销,其他两个军番号虽然取消,可仍然是王牌主力。第13集团军番号撤销,并以此为基础整编为第77集团军,划归西部战区陆军。空15军番号撤销,调整为中国空降兵军,下辖若干旅,号称“空中集团军”。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