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有料 https://www.zhaiyouliao.org/ 网易娱乐专稿2月21日报道(文/张晶)随着谷爱凌与苏翊鸣两名中国小将腾空出世,他们合体的纪录片《少年志》再度被关注。该片的导演张绍波近年的工作极为繁忙,各种邀约接踵而至。在“号召3亿人上冰雪”的时代响应下,他和他从事的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转机。 3年滑了近200天,等于别人十年的量 今年36岁的张绍波,怎么也没想到,2017年自己花两天拍的一部短短9分钟的纪录片,会在今天成为网红爆款。 那时候,张绍波刚专注从事滑雪拍摄三两年时间。在拍摄技巧、方法、镜头的运动等方面尚处在摸索阶段。 在成为一个滑雪导演之前,他最开始是一名滑雪爱好者。一般喜欢滑雪的人,一年能滑20天已经不算少了,但是张绍波三年时间有近200天在雪场,几乎是别人十年的量。 后来他索性在雪场附近租房,每天早上和朋友等着坐最早的一趟缆车,中午草草吃一口饭,下午卡着缆车关闭的时间点,用最快的速度滑回去坐最后一趟车上去。 滑雪运动带来的各种危险也时刻环绕着他,摔倒碰撞是常有的事,但是有一次,在新疆阿勒泰高山雪场,他滑到了当地滑雪向导的前面,在对雪道未知的情况下,直接从10米多高的断层冲了出去。他的妈妈经常提心吊胆,觉得儿子在玩命。 有人说,就该他吃这碗饭。十米多高摔下去,张绍波居然毫发无伤。在疯狂滑雪的几年里,张绍波的滑雪水平稳步提高。 边滑边拍不看路,只能跟着感觉走 迷上滑雪以后,张绍波也时常留意有关滑雪的各种资讯,他注意到国内的很多滑雪宣传还停留在图文时代,于是他开始尝试滑雪拍摄。 很多人看过张绍波的滑雪视频后都会说,“滑得最好的可能是镜头后面那个人。” 张绍波说,一边滑一边拍,确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导演不仅要观察拍摄对象做什么动作,提前预判他的行经路线,还要观察前方状况,有没有障碍物,视线内有没有别的滑雪者闯入,而且要注意手里的机器,参数对不对,曝光正不正确,很多时候自己滑行只能依靠“脚感”判断。 但滑雪摄影不仅是跟拍。摄影师们除了要熟练使用GoPro、OsmoAction之类的专业运动摄像机,还可能搭配以微单相机、电影机、航拍飞行器等,在雪场拍摄有时需负重30斤。 以前,张绍波为了拍摄还会离地腾空,但现在为了安全考虑,已经很少亲自“飞”了。 “现在成片中跟拍镜头的占比基本会放到五成以下,我更喜欢用一些固定机位的长焦镜头。”张绍波介绍,在跟拍时,很多时候他不用稳定器,而是纯手持,让画面有一些晃动会显得更真实,“让观众有一种代入感。” 经过几年的积累,张绍波已经拍摄了两三百个作品,其中还包括很多影视项目,广告商业项目等。现在,他都以滑雪导演或者滑雪摄影指导的身份出现。 3亿人上冰雪,行业机会出现井喷 在北京冬奥申奥成功以后,尤其是提出让“3亿人上冰雪”的号召以来,很多人确实走入了滑雪场。 尤其是很多青少年涌入滑雪运动。张绍波说,国外的很多选手从三五岁便开始滑雪,年龄不大,但是已经滑了十几年了,也是名老将。 对于儿童来说,因为小孩的重心低,摔倒的疼痛感没有成年人那么强烈,顾虑也没有那么多,这个时候普及入门是个比较好的阶段。 此外,很多人在谷爱凌、苏翊鸣成名后下结论说,滑雪是有钱人的运动。 张绍波不否认这一点,所有的运动,经济条件肯定是其中必要一环,但它并不是全部。 滑雪到底有多烧钱呢?他给网易娱乐算了一笔账,首先入门级的滑雪装备大概花费5000元,雪票从100到三四百不等,如果要在雪场附近吃住,还需交通食宿花销,一年滑十几次雪的话,基本消费在2万以内,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消费价格。 但是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128元,相比之下,滑雪运动的开销的确不小。 针对小朋友滑雪的培养而言,装备门票这些并不是开支最大的,最大的请教练的花费。 但是,张绍波也补充道,“未来有希望,有天赋的人需要专业人士指导训练的才需要投入,不是所有人上来都要把这些配置齐全。” 此外,随着滑雪场数量的增加,高铁,酒店,各种餐饮业等的配套完善,一些国内的很多品牌,也开始制造滑雪装备,各个行业一起促成了这些年滑雪的发展繁荣。 在张绍波所在滑雪拍摄领域,拍摄机会多了“10倍都不止”。张绍波十分兴奋,“大家终于可以靠这个来吃饭了,养活自己了。”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