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燃烧的岛群”第628篇原创文章,作者:小院之观。 作者简介:小院之观,本名王旭,江苏无锡人。幼时曾攻青史,长成亦无权谋。主要创作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偏重明清)与军事历史。出版作品有《南明那段日子》,另一套五卷本明朝题材的作品,将在明年出版。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人说是1644年,有的人说是1645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结束,有的人说是1662年,有的人说是1683年。 有这样一个朝代,说不清有几位皇帝,有的人说有五位,有的人说有四位。 有这样一个朝代,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它是一个朝代,但之后偏偏又不被承认为是一个朝代。 它就是南明。 本章节节选自《南明那些事》,作者授权发表,欢迎共同研讨。 (南明那段日子之十四) 【左良玉东征】 左良玉起兵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南京,弘光朝廷大为震惊。不震惊是不可能的,左良玉拥兵数十万,几乎是南明名义上兵力的一大半。如今这几十万大军不替朝廷抵御大顺军,反而调头浩浩荡荡向南京开拔,其心可诛。 弘光帝只得暂时推开身边的美女,紧急召开御前会议商量对策。 对策其实很简单,为啥,因为总共就那么点兵力,都在地图上铺着。 目前明朝的防线,除了湖北就是江北,湖北之前有左良玉,江北有四镇总兵,现在左良玉举兵东下,短时间内朝廷没钱也没有能力另行招募军队,如果要防左良玉,就只有调江北的兵,调了四镇的兵,江北防线就一片空虚,而这时,清军的多铎一路,已经离开了西安,直扑南京。 形势就是,如果要防左良玉,江北就很难守住,如果要防多铎,左良玉就将一路东下,无所阻碍。 头疼,实在是头疼。 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乔可聘、成友谦提出的方案是:“左良玉稍缓,北尤急,乞无撤江北兵马, 固守淮、扬,控扼颖、寿。” 意思是清军的优先级高于左良玉,清军目的很明显,就是奔着要你命来的,左良玉再怎么说也算自己人,在他进军途中,想办法再用行政手段解决,也未尝不可,江北四镇的兵马,不应该撤,还是要固守江北防线。 这个方案,应该算比较妥帖,对问题的认识还算比较明确,应该是个可行的方案,弘光帝也表示认可。 马士英当然不会同意这个方案。因为左良玉早就看马士英不顺眼,经常蹬鼻子上脸大骂马士英,动不动说要砍了他,这次兴兵,更是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摆明了是要对付马士英。 如果左良玉大军到达,马士英身家性命必定难保,与他利益攸关的其他官员也难逃干系。 于是马士英与兵部尚书阮大铖建议,调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以及池口总兵方国安等人堵截左良玉,同时又要督师大学士史可法抽调扬州兵马过江拱卫南京。 他们两人,位高权重又巧舌如簧,弘光帝也不得不听,作为折中,他下了一道和稀泥的旨意:“上游急,则赴上游;敌急,则御敌”。这简直就跟没说一样,哪里的军情紧急,还不是都在马士英、阮大铖股掌之中。 就这样,江北四镇大部分兵力被抽调去阻截左军。 图1. 荧幕中的明军 南京的马士英抽调了江北四镇的大部分人马,来防御东下的左梦庚大军,李自成则继续东进。 左良玉之子左梦庚,继承,哦不,是抛弃先父遗训,继续率军东下进军南京。左良玉如果还活着,可能还会有所顾忌,制约部队,左良玉一死,左军就真的成了叛军,失去军纪的军队是最可怕的,左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比土匪还土匪,一路上占领占领彭泽、东流、建德、安庆,兵锋直逼太平府。 太平府辖区是如今的安徽马鞍山到芜湖一带,这里距离南京已近在咫尺。在这里,马士英抽调来的江北兵力终于发挥了作用,黄得功等部在太平府阻挡住了左军的攻势,将其击败。 叛军本就是人心不齐,凭着一股士气支撑,只能打顺风仗不能打逆风仗,败仗之下,纷纷溃散。左梦庚已无力收集士卒再战,只得退保九江。 【九江之战】 在左良玉前脚全军撤离武昌后,东进的大顺军就后脚进入了被破坏后的武昌。李自成兵不血刃接收重镇武昌,颇为得意,想想也是,坐拥数十万兵力,明朝最强的将军左良玉望风远遁,拱手让出湖北,自己可以在这里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再图南京,我李自成就是个打不死的小强,损失再大,都能缓过来。 李自成没想到的是,才在武昌呆了几天,噩梦就来了。 梦魇是阿济格的清军。 清军怎么会来得如此之快呢,实在也怪不得阿济格,李自成拔营东进,几乎是倾巢而出,只是象征性地在襄阳地区留下了一些兵力防守,自己主力尚且无法抵挡清军,这点点兵力显然就是送人头,留守的大顺军眼看自己被放弃,纷纷投降,阿济格同李自成一样兵不血刃,就占领了大顺朝曾经经营良好的襄阳四府。 士气旺盛的清军乘势进军,包围了武昌城,李自成命手下最强的两位权将军——刘宗敏和田见秀带兵出战,被清军打得大败而归。李自成的特点是流动作战,守城战本来就不是他的强项,由于他对火器的不重视,城头更没有大炮这样的重型火器,相反,清军阵中却有大炮,大顺军野战不敌,守城又无法守住,那就只有投降或逃跑两条路可选。 投降,李自成是不会投降的,这辈子也不可能投降的。他集中人马,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在前面开路,经过苦战,损失了许多人马,才终于暂时摆脱掉清军的追击,沿着左良玉走过的道路,撤退到了九江附近。 图2. 影视剧中的李自成与刘宗敏 惊魂未定的大顺军,正在野外露营,打算睡个好觉,睡梦中又被炮声惊醒,原来阴魂不散的阿济格、吴三桂们连夜追击,又追了上来。这群不要命的辫子兵,体能简直个个赛过奥运冠军,大顺军从梦中惊醒,仓促应战,哪里还能讨得到好处,清军长驱直入,一直攻入了中军李自成的御营,李自成在众将死战保护之下才得以逃脱,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头号重将刘宗敏、开国军师宋献策、李自成的两个叔叔都被清军俘虏。 刘宗敏曾强占陈圆圆,这次落到了清军手里,吴三桂恨不得将他抽筋扒皮,祭奠全家。倒是阿济格,看刘宗敏是条汉子,以大清国法为由,摆手阻止了吴三桂,下令将刘宗敏用弓弦勒死,多少给他留了点体面,其他被俘的大顺军将领,则都被斩于军前,俘获的大顺军家属,都被分配给清军为奴。 刘宗敏此人,铁匠出身,从李自成起义起就一直跟随在他身边,是李自成手下第一员骁将。 刘宗敏没有文化,不懂政治,只知道打打杀杀,是个地地道道的粗人,他只是李自成的打手、爪牙,在大顺朝建立后没能劝导李自成做出任何有利于王朝统治的建议,却是追赃助饷的头号执行者,对待明朝官绅刻薄残忍,是官员、地主、富商们心中的魔王。 但这只是刘宗敏的一面,对李自成来说,刘宗敏不可或缺。 作战中,刘宗敏身先士卒,常常出奇制胜,是每个主帅都梦寐以求的猛将,对李自成,他忠心耿耿,只剩十几个人的时候,他也没有背弃李自成,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这样的朋友,可遇而不可求,每个人生命中有一个足矣,刘宗敏,生而就为辅佐李自成。 这样的人,从古至今都有,哪怕在现代社会,某个人粗俗无比又有许多不良嗜好,在外人眼里就是个不良之人,似乎一无是处。但他在亲近他的人眼里,他可能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形象,缺点会被优点抹平,恶意会被善意取代。 这是人的多面性,特别对于历史人物而言,简单把他们分为好人和坏人,那是小学生干的事。 军师宋献策虽然是个瘸子,倒颇为硬气,清军主帅阿济格看他一瘸一拐,手无缚鸡之力,又听说他精通奇门异术,倒也不想杀他,于是问:“你想死想活?”宋献策回答地很硬气:“被你抓住之前,我当然想活,现在既已被抓,生死都在你手,何必多问!” 阿济格也听说宋献策并没有干过什么坏事,只是各为其主而已,李自成大势已去,杀不杀宋献策没有什么区别,于是警告他不许再造反,随后摆摆手,就这样将他释放。 宋献策最后的下落,有说被清军带到京城,替达官贵人算卦,有说从此流落民间,重操老本行,不管哪种说法,宋献策没有向满清卑躬屈膝,竟也得以活命。 图3. 连环画中的大顺军 这一仗过后,鼎盛时期大顺朝的文臣武将们,已折损大半。最重要的几个文官,牛金星、宋献策、宋企郊等都投降或逃跑,大顺军最强将领刘宗敏被杀,九江之战实际上是大顺朝旗号下的最后一战,李自成的陕西嫡系遭受重击,大顺的形势,没有最恶劣,只有更恶劣。 大败李自成,意味着清军尾随大顺军来到了九江。此时盘踞在九江的,正是东进失败,正龟缩在九江城舔舐伤口的左梦庚。 左梦庚这时候既没有能力重新振作,更没有勇气向明朝投降认输,现在清军大军压境,李自成已被击溃,眼看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自己的九江城,权衡之下,左梦庚竟然带着余部投降了清军。 曾经的南明湖北重兵集团,就这样烟消云散。 宁南侯左良玉部下,曾拥兵数十万,成为南明弘光朝的半幅屏障,左良玉的威名加上手下重兵,如果倾力为国着想,无论是大顺军还是大清军,都将忌惮三分。可惜在明末局势下,军队已经蜕变,左良玉本人成为事实上的军阀,他那些大大小小的部下也是一样,人人都以个人利益为重,军队成为利益团体,已无法成为国之倚重,这是明朝制度最后崩溃导致的结果,虽然左良玉有领导责任,但怪罪到他一人头上也不合适。 图4. 左良玉画像 倒是他的儿子左梦庚,并不那么摇摆不定,而是始终坚定不移地同明朝作斗争,成为铁杆汉奸。左梦庚在九江降清之时,手下还有兵力达二十余万,他老爹留下的这点家底,成为了他投清的本钱,换来的是一等精奇尼哈番的封赏,也就是子爵的爵位,随后又跟随阿济格讨伐名将姜瓖叛乱,并立下大功,擢升为汉军正黄旗固山额真,仅次于旗主,算得上位高权重,死后谥号“庄敏”,由后代袭爵。 最可惜的还是袁继咸,这位明末大忠臣,在左梦庚降清时成为了投名状,被献给阿济格请功。继咸名满天下,阿济格当然不会杀他,将他带到北京,派出一批批明朝降官来劝降,其中不乏他的门生故旧,都被骂了回去。袁继咸一直被关押了一年多,最后清廷见实在无法说动他,只得在1646年6月24日将他杀害,当时弘光政权早已覆灭,时间已到了隆武二年。 袁继咸在狱中写下一首《正性吟》明志: 天地治乱,理数循环。湛兹正性,鼎鼎两间。有怀乡哲,炳耀丹青。维唐中叶,秀耸二颜。越在宋季,文山叠山。成仁取义,大德是闲。哀 我逊国,方黄臭兰。名成族圮,刚中良难。淑慎以往,学问攸关。我心耿耿,我气闲闲。从容慷慨,涂殊道班。居易俟之,敢幸生还。 从容慷慨,陈仁取义,是他最后的遗言。 依奇珠单抗注射液在银屑病临床研究中的合并治疗如何 https://www.lillymedical.cn/zh-cn/answer/116288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