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风管厂家 【本文节选自《烟火故事》,有删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我叫栗夕颜,今天我结婚了,谁也想不到我曾是一个极度的恐婚者。 曾经我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亲情,父亲将我视若珍宝,母亲慈爱和善,我们过着童话般的生活。 一切变故始于2009年的那场车祸,一辆大货车不小心侧翻,生生带走了父亲的生命。 一夜之间母亲白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妇女变得颓丧堕落,整日卧床不起,以泪洗面。 我失去了父亲,像被抽干了脑中的精华,在半年后的中考中发挥失常,错失上高中的机会。 就在那一刻,家庭没有了支柱,我失去未来,母亲昏沉度日,仿佛巨大的黑布遮蔽了所有阳光。 中考过后,我决心外出打工补贴家用,正要把这个决定告诉母亲时,她率先一副欣喜的样子: “夕夕,妈谈恋爱了,我们家再也不用过得这么苦了。” 半年时光我并未走出悲痛,却没想到母亲早早的寻着下家。 后来才知道孩子性格的母亲并未爱过父亲,她爱的只是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 与我而言,母亲选择再嫁无可厚非,因为她离不开男人,而我也可以获利,毕竟十五岁的年纪出去能做什么,我侥幸着。 然天不遂人愿,我的继父是一个畜生不如的男人。 在外人和母亲面前,他道貌岸然,将我视作亲生骨肉。到只有我们二人相处时,他的兽性暴露无遗。 继父很喜欢看我,他的目光带着贪婪的意味,我年龄越大,这种贪婪越明显。 有时不满足于看,还会“无意”的触碰,最后发展为“有意”的触碰。 我脑袋里绷着一根弦,直到看见他偷闻我的内裤,那根弦断裂了。 为了躲避他,我选择了外出求学。继父唯一干了一件人事,就是同意我去读技校。 2 十八岁,我毕业了,一度认为可以展翅高飞,却不知自己的斤两,一入社会被狠狠地贬低、嘲讽。 因为所学专业冷门,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变化,我被迫选择转行。在室友的鼓舞下接触到“租友”。 那时候做这行的人不多,竞争不大。反正没有工作,与其混吃等死不如把自己租出去,不仅能挣钱还能混口饭吃,吃穿住行都不愁了。 我如是想,鼓励自己接受这个特殊的职业。 室友比我更早接触这个行业,收益还不错。 假冒一个男生的女友回家见家长一次大概能挣一千块钱,一个月可接单二到三次。 第一个生意就是她将自己的单子挪给我。 对方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男性,因一味追求事业耽误爱情,30岁还没谈过恋爱。于是家里勒令必须带女友回家,否则包办婚姻。 室友不想接这单,她说:“这种家庭看不起一般女孩子,我才不愿意为了钱去找不痛快呢。” 因她比我早挣钱,有说这话的底气。我几乎囊空,不得不硬着头皮接单。 果不其然,对方高傲极了,不仅是家长,连男生也如此。那顿饭实在难以下咽,不想再回忆起来。 虽然第一单过的很憋屈,好在收益不错。在品尝到‘租友’这个职业的好处后我一发不可收拾,从室友手上接过不少资源。 第二单是一名医生。 3 “像你做医生的平时接触不少病人,怎么就没机会谈恋爱呢?”在去他家见父母的路上,我如是问。 他听罢,挂挡的时候手明显抖了一下:“我是妇科医生,接触的病人都是有家室的。” 我尴尬的吐了吐舌头,拉开话题。出于专业素养又问了一些其他事情:“我该怎么说我们的恋爱经历呢?” 他砸吧砸吧嘴,瞬间从高冷医生变成无知孩童:“我没谈过恋爱,这个问题留给你发挥。” 我惊讶了,一个三甲医院的年轻主治医师,拥有博士学位,身材好颜值较高,竟然没有恋爱经历,这个世界是怎么了? 从后视镜目睹了我的疑惑,他抿笑,眼里略带无奈,又有一丝坚定:“不是没有机会谈恋爱,而是不想,我觉得这件事太复杂了。” 他说自己的离异家庭的孩子,几岁时母亲出轨,留下年幼的他跟着父亲。父亲未再娶,含辛茹苦将他养大。 父亲曾同时打三份工,为了给他同龄人所拥有的东西,弥补那份缺失的母爱。 如今他的事业步上正轨,父亲好像自己完成任务一般终于松一口气,闲着闲着就开始琢磨起孩子的婚事。 “我恐惧无疾而终的婚姻,却又想实现父亲的愿望,至少在他还在的时候……” 过后我才知道他的父亲因为常年过度劳累患上肾功能衰竭,在我们见面后不久就离开人世。 4 后来我发展了自己的圈子,接第三第四,甚至更多单,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 做“租友”总结出的经验就是:少说话少看多吃。 一顿饭后大家又变成人群中的过客,我把这一切当做交易,不掺杂一丝情感。 因为一次次的交易中我发现,男人对婚姻的恐惧程度比女人更甚。 我遇到的人中有事业有成却不愿被拘束的商业大佬,有能力不行却要打肿脸充胖子的面子男,有还想玩几年却不得不面对催婚的游戏少年,甚至遇到一个同性恋,这些男生都不是我想要的。 他们不是不想谈恋爱,不是没有机会谈恋爱,他们觉得婚姻是一把枷锁,一旦结婚就失去自由。 于是在“租友”这个职业的影响下,我渐渐开始恐婚。 时间一晃就到2019年,我已经23岁。可能对许多大学生来说,23岁不是太大的年龄,但对于有几年工作经验的我,这个年纪已经刻满了时间的印记。 几年的职业经历,我见识到了冷漠、算计、逃避、推责、自私,对未来的生活彻底失去信心。 最严重的时候,我只把男生当作钱包,吃饭交际权当应酬而已。 直到…… 5 2019年11月2日,我照常接单,对方是一个店主,一见面就表露实情: “我今年24岁,年纪不是很大,一心都在店上。我家在农村,父母的思想比较古板,他们觉得这个年纪的男生必须谈恋爱了,但我……” “行了,懂。”这样的背景我已见怪不怪。 他家住在四川成都一个普通的小镇,回家的路比较周折。到镇上已经是12月份,刚好有点疫情的风头,当时没在意。 他是农村人,家里有父母亲,还有一只养的黄酥酥的田园狗,一进家门两位老人就很热情的招呼我。 因为没有空调,他们怕我冷,一捆一捆的从后屋抱柴烧替我取暖。 家里的烧水壶积了些水垢,怕我嫌弃,老人用铁丝球一遍又一遍的刷。 做饭的时候他的母亲戴上了笨拙的一次性手套,一不小心锅盖拿滑落到地上,她抠着头: “对不起夕夕,我担心你嫌弃农村的土灶,嫌弃我手脏……” 在以往,无论对方的父母做什么,我只做一尊雕像,照例答话,吃完走人,并没有任何愧疚之心。 今天看到老人的表情,我的心突然咯噔。 看着土灶升起的炊烟,屋顶预留的玻璃亮瓦,冷风拉起火堆的火星子,仿佛回到小时候,在那间熟悉的屋子里,身边坐着爸爸和妈妈。 “我不嫌弃。”我摒泪,接过锅铲。 一桌饭毕,老人夸我懂事,做饭手艺好。 殊不知这是在一个个孤独的夜晚,只有一个人的餐桌上锻炼出来的。 他们幸福的样子像剪影在我脑海中重复播放,没想到在一单生意上我找到了久违的家的感觉。 第二日我正准备走,他央求多留几天,给我加了三倍的钱。正好我过得挺舒服,于是答应了。 这一待,就待到封村。 6 “哦豁,这下走不了了。” 他带着打趣的意味嘲笑我,眼神迷离,似乎随时提醒我的身份。 “怎么滴嫌我吃的多?我还不乐意继续待呢,赶紧结账我走人。” 他笑了,俩腰包一掏,露出白晃晃的内里: “没钱,预算都给你买肉吃了,你不知道现在肉价多贵。” “你!”我指着他的鼻子,牙齿磨的咯咯响。 他抿了抿嘴,耳根开始变红: “你都在这里住这么多天了,你未嫁我未娶……要不我俩凑合一下?” 听到这里我一脚踹过去并骂他流氓,愤愤的离开。 走在路上我不自觉回忆起几天的相处,竟然莫名其妙的笑了。 他孝顺,有责任心,知道我是独身一人,在生活上处处照顾; 他的家人和蔼好相处,真正把我当做家人; 他家的氛围温暖安逸,即使土房土灶,淹没不了全家人的热情…… 虽然有些心动,但最后我没有同意,草率的婚姻往往得不到好结局。 7 万万没想到,封村的指令一下就是两个月。这两个月生出了太多变故,其中一句话影响了我一生的轨迹。 “我不知道你和多少个男人回家过,但现在我只想让你以后都跟我回家。” 那天,他跟我求婚了。 后来回想起来,我可能脑门儿一热,也可能真的动情,总之答应做他的淘宝店老板娘,答应的义无反顾。 从结婚日期到婚礼行头,一字一句与他们商量定夺,过程中没有任何不愉快。 万年恐婚者结婚了,才发现不是害怕婚姻,而是没有遇到足以打动我的人。 也许这些年的“租友”经历,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爱情。 婚姻不是恐惧,只是不期而遇。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