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继承律师 来源:黎兜兜 前不久,我围观了一则迷惑视频——属实是无语住了。 哔站一名女性UP主在直播中鼓吹节育环: “很早以前就有的科技” “多好的东西啊...直接一劳永逸” 说实话,我没想到21世纪居然还有人认为节育环是好东西。 要知道,它背后藏着的,是无数女性血淋淋的伤口。 节育环就像埋在女性子宫深处的一枚「定时炸弹」。 不知何时就会引爆。 节育环究竟是什么? 通俗点说就是一种特殊材质的医用器材,通过堵住宫腔来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成受精卵。 虽然避孕效果高,但副作用却不容忽视。 首先,刚上环的女性,多多少少都会产生“排异反应”。 月经失调、腰酸腿乏、出血等已经算是轻微症状。 纪录片《尖端医疗的真相》中,有一名叫安娜的女性。 在医生的推荐下,她植入了节育环。 正是这个决定,将她原本的生活推向了深渊。 不分时间、不分场合的大量出血,纸尿裤成为她的生活必需品。 子宫的剧痛总是突然袭击,好几次她都硬生生疼晕了过去,严重影响了她的职业和生活。 你以为佩戴节育环的副作用只有“排异反应”吗? 不,更可怕的还有节育环移位。 重庆一名女子上环不久,就出现了持续性腹痛的症状。 结果发现,薄薄的子宫壁竟然被节育环穿透。历经两个小时的手术,才终于将节育环取出。 然而,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在这之后,她又因为节育环导致的肠道穿孔,而不得不再次花费七个小时进行手术修复。 一系列手术过后,她的肚子上打了四个洞,就连腹部也留下了一个长5cm的刀口。 令人揪心的是,饱受节育环之害的女性数量,远远超出我们想象。 有机构对662例上环女性进行统计,出现不良反应的有401例。 不良反应率高达60.5%。 你们知道吗?上环手术其实只需要五分钟。 但这短短五分钟带给女性的,却是长达几十年的苦楚。 艺术家周雯静曾对300个收集来的节育环进行1:1还原。 形态各异的金属色节育环嵌在蓝色丝绒墙面上,一个个女性因佩戴节育环而产生的痛苦瞬间变得具象。 环形、T形、Y形......有些节育环甚至还有锯齿边。 很难想象,这些又尖又硬的金属环,经年累月地被埋在女性娇软的子宫里。 周雯静的这份作品其实缘起于她的母亲。 起初,周雯静发现母亲一直腰酸背痛的毛病,直到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佩戴了二十多年的那枚节育环在作祟。 彼时,环早已和子宫长在了一起。 取环无异于从子宫里抠下一块肉来。 最后环是取出来了,但术后周雯静母亲却出现了危急的大出血,还被诊断为子宫癌。 周雯静母亲的情况,并非个例。 在周雯静后来调查采访的50位女性中,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过节育环之苦,有8位女性甚至因此被摘除了子宫。 很多女性,特别是我们妈妈那一辈并不清楚,节育环其实是有使用年限的。 年限只有5—10年,逾期未取会留有巨大隐患。 那些遗忘在妈妈体内的“节育环”,是时候取出来了。 过去,由于时代背景,上环的女性少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那么如今的女性呢?她们真的彻底摆脱节育环了吗? 直到2019年,仍然还有301万的女性放置节育环。 是她们还不清楚节育环的风险性?不见得。 就在不久前,我还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 妻子表示上环有风险,更希望使用避孕套,丈夫不仅拒绝戴套,还“理直气壮”地驳斥妻子: “我妈上了怎么没事?” 到最后甚至还威胁妻子: “不上(环)可以,那就怀一个打一个!” 三俩句话就将避孕责任推脱得一干二净。 言语间不以为意的态度,简直令人切齿! 我们以为关于现代避孕安全的科普已经够多了。 但科普覆盖到的好像只有女性群体。 还有很多男性的认知水平依然停留在“不就戴个环”“不就打个胎”的层面。 他们至今还未真正意识到,避孕应当是两个人应当共同承担的责任。 事实上,现在更科学、更安全的避孕方式多了很多。 伴侣双方可以根据避孕需求、意愿,选择最合适你们的一种。 至于如何选择,可以回顾一下之前这篇文章。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效避孕方式里,相较于女性戴节育环,科学上其实更推荐男性输精管结扎。 男性输精管结扎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感染风险小,做完立马可以出院。 且术后副作用少,后悔了还可以恢复,可以说是对身体伤害最小、也是安全率最高的一种长效避孕方式。 可现实是,2019年中国女性放置节育器的有3011400例,而男性输精管结扎仅有4742例。 大部分男性还处在“谈结扎色变”的阶段,认为它会影响自己的“阳刚之气”。 但其实,男性输卵管结扎是国外十分流行且成熟的长效避孕措施。 就拿德国举例,45岁以上的德国男人中,就有三分之一选择了结扎。 究其原因,还是观念问题。 只有女性的观念在往前走,没有用。 哪怕可供选择的避孕方式再多,女性依然无路可走。 谈及女性在生育、避孕方面的伤痛,我始终觉得,伤痛,并不仅是一粒避孕药、一枚节育环带来的。 伴侣的冷漠、逃避,甚至视她们的付出为理所当然,这才是女性最痛的地方。 我今天写这篇文章,目的并不是要指责男性。 我希望的是,以此为契机,让更多男性能够了解节育环,让更多男性了解女性过去以及现在正在负担着什么, 更希望的是,他们能够意识到避孕是两个人的事。 这是一个观念重塑的过程,我知道很难。 但也并非毫无可能。 有一则新闻曾报道,一位年轻爸爸在孩子刚出生6个月的时候,便主动去医院做结扎手术。 看,这就是一个改变的可能性。 只要越来越多的「他」开始放下固执的观念,开始拥有共情的能力,我们终将在摸索后,找到一个真正平等的世界。 虽然道阻且长。 但我相信,行则将至。 从男生勇于承担起避孕责任开始,从转变对“结扎”的观念的开始,跨出改变的第一步。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 新闻资讯
• 活动频道
更多